近年来,金湖县以党建赋能“三农”工作,凝聚各方力量,激活资源要素,培植特色产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高效产业,促进村级集体和村民经济增收,实现强村富民,蹚出一条工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抓牢党建引领“牛鼻子” 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按照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和 “五大振兴”总要求,该县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注重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各镇街成立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并以会议、督查、现场处理等形式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加快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变美、农民致富。党工委每季度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重点研究落实农业重点项目、人居环境整治等。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领域,促进各类资金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所有涉农生产、防汛设施每年年初均进行检修、维护,确保随时能用,所有农业基础设施基本投入到位。优先满足“三农”发展用地保障,开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用地,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
走活融合发展“一盘棋” 蹚出产业兴农新路径
该县在推进农业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去年以来,该县黎城街道重点实施以水稻为主的优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新增优质稻米基地1.7万亩,优质食味稻米推广面积0.2万亩以上;扩大设施农业规模,扩建三禾农庄生态园,打造麦可兔小镇旅游景点;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82%,新增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6个。
此外,该县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机装备应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大力发展粗深加工,依托城东农资大市场、水产大市场,引进投资1.28亿元、占地面积40亩的五彩金湖现代化农业开发项目,建成水产品加工基地。加大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育力度,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扶持培育好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专业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精深加工、特色加工延伸产业链,以信息技术打造供应链,以丰富业态提升价值链,统筹推动原料生产、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市场消费等上下游产业有机衔接,积极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与旅游、文化、科普、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串珠成线、集群成链。
打好优化人居环境“组合拳”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该县对村庄环境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整治。推广“积分制”“红黑榜”等做法,引导农民群众分类投放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村全覆盖。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实现全覆盖,加快各村生活污水处置设施向农户覆盖,实施“以奖代补”。为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该县还多次召开推进会,布置实施绿化美化农村环境,加大 “四旁”植树力度,动员村民充分利用农户房前屋后等零散土地种植乡土植物和果蔬作物,鼓励庭院绿化,开展庭院美化行动。
按下富民壮村“快捷键” 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该县加速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该县黎城街道去年建设高标准农田0.6万亩,在工农、九里、黎东等村建成优质稻米生产基地1万亩,500亩水果观光及葡萄套种草莓采摘生态园,800亩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1个,在黎东、九里新发展稻虾混养2000余亩,建成网上销售加工农产品50万元以上农民专业合作、家庭农场各2个,网上销售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个;特色农机化率达63.44%;新建农业物联网创新应用基地1个,新创建县级示范家庭农场9家、市级2家、省级1家,推广运用手机APP记账模式家庭农场数量46家,政策扶持家庭农场1家,继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创建县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2家,完成省级以上示范社财会电算化6家,政策扶持发展合作社1家,项目扶持绩效目标100%。
此外,该县加速实施强村工程,发挥先进典型——“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徐梁村的示范作用,推动徐梁创业点改造升级,增加2幢厂房,提升企业质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按照富民强村帮促要求,想方设法破难题、找项目,攻坚克难,增强低收入村的“造血”功能。为顺河村申报市级富民强村帮促村,争取13.5万元援建标准化厂房,2022年实现村集体经营收入58.66万元,甩掉了低收入村的帽子。
(来源:淮安市人民政府网站)